應根據探測區域內可能發生的初起火災的形成和發展特征、房間高度、環境條件以及可能引起虎豹的原因等因素來決定。
感煙探測器做為前期、早期報警是非常有效的。
適于選用的場合:要求火災損失小的重要地點,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,即產生大量的煙和少量的熱
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的火災,如棉麻織物的引燃等.如:飯店、旅館、辦公樓、商場等。我單位大量使用感煙探測器。
不適于選用的場所:
正常情況下有煙的場所,經常有粉塵及水蒸氣等固體、液體微粒出現的場所,發火迅速、產生煙極少爆炸性場合。
比如:餐廳食堂后廚,自助餐廳火鍋_上方。
感溫型探測器做為火災形成早期(早期、中期)報警非常有效。因其工作穩定,不受非火災性煙霧汽塵等干擾。
凡無法應用感煙探測器、允許產生一定的物質損失非爆炸性的場合都可采用感溫型探測器,特別適用于經常存在大量粉塵、煙霧、水蒸氣的場所及相對濕度經常高于95%的房間,但不宜用于有可能產生陰燃火的場所. 例:車庫、餐廳后廚。
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數量:
規范規定:每個探測區域內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。
商場層高一 般不高于6米為平頂,煙感、溫感保護面積按以下數值計算:煙感60m,溫感20m。修正系數按0。7-0.8計算。
探測器布置安裝要求:
a、探測區域每個房間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。
b、探測器至墻壁、梁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0.5m。
c、探測器周圍0.5m內, 不應有遮擋物。
d、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1.5m。
e.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的頂棚設置探測器時應居中布置,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,感煙探測器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,探測器至端墻的距離,不應大于安裝間距的一半,在內走道的交叉和匯合區域上,必須安裝1只探測器。
f.房間被書架、貯藏架或設備等阻斷分隔,其頂部至頂棚或梁的距離小于房間凈高5%時,則每個被隔開的部分至少安裝一只探測器。
g.探測器宜水平安裝,如需傾斜安裝時,角度不應大于45°
h.鏤空頂:
(1)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不大于15%時,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下方;
(2)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大于30%時,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上方;
(3)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15%~30%時,探測器的設置部位應根據實際試驗結果確定。
i.梁:
(1)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小于200mm時,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;
(2)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超過600mm時,被梁隔斷的每個梁間區域應至少設置一只探測器;
(3)當被梁隔斷的區域面積超過一-只探測器的保護面積時,被隔斷的區域應按規定方法計算探測器的設置數量;
j.下列場所可不設置探測器:廁所、浴室及其類似場所;不能有效探測火災的場所;不便維修、使用(重點部位除外)的場所。
維保及調試要求
A.季度檢查要求:
采用專用檢測儀器分期分批試驗探測器的動作及確認燈顯示。
B.年度檢查要求:
點型煙感探測器投入運行2年后,應每隔3年至少全部清洗一 遍。
探測器的清洗應由有相關資質的機構根據產品生產企業的要求進行。
C.不同類型的探測器應有10%且不少于50只的備品。